|
2023 03-24 心理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,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,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艺术,是身与心的交流,可以提升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品质。01、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心智策略也叫心智模式,是人应对人、事、物的模式,由每个人早年的成长经历、原生家庭关系模式、学习经历、耳濡目染他人的经历等途径形成的。策略不分对错,只看有效和无效。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!比如,一个企业家在公司管理经营得非常好,这个策略对于工... 2022 12-19 学家教知识 做智慧家长 || 教养孩子的六大迷思(第十期) 大家有没有想过,我们大家公认正确的育儿方法,(以下简称“迷思”)其实正是我们经历过的、失败的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?那些我们听过了无数遍、所谓正确的教育方式其实是错的?带着这些疑问,为大家总结了教养孩子的“六大迷思”。你也许没有意识到,但当你的情绪被触发时,你已经有意或无意地被这“六大迷思”中的一条或几条控制了。 **大迷思,... 2022 09-26 学家教知识 做智慧家长 || 想毁掉一个孩子,就给他一部手机!家长或者亲友,也许为了联系方便,也许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,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手机。孰不知这是给了孩子一个带毒的“苹果”,各种诱惑力往往会使孩子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,导致一个个必然恶果。 2022 09-15 学家教知识 做智慧家长“双减”之下,家长何为?(**期)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4个“**”:家庭是人生的**所学校,家长是孩子的**任老师,要给孩子讲好“人生**课”,帮助孩子扣好人生**粒扣子。家庭教育融于日常家庭生活中,潜移默化地影响、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、性格、情绪情感以及生活习惯等,也传承着文化习俗与社会规范。家庭建设、家风塑造和家庭教育是家长最根本的职责,“双减”之后,家庭教育急需有适... 2020 10-22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,同时也是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副会长。作为“中国犯罪心理画像**人”,她立足于40年研究基础,一直致力于揭示: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,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,早年的重点在家庭。李玫瑾... 2020 09-30 有时候,健康并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行动,一个小动作、一件小事情反而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健康催化剂,据美国MSNBC网站最新报道,以下12件小事,平均只会花掉你少至几秒,多至几分钟的时间,而它们对健康的益处,却大大超乎你的想像。1.傻笑让血液循环增速... 2020 06-11 核心提示:要想真正忘掉一件事,**的办法是顺其自然。如果把某件事情看得非忘记不可,那么可能适得其反,记得更牢,这就是“白熊效应”,又称反弹效应。 失恋的人努力想忘记伤了自己的恋人,结果发现对方的形象在脑中愈加清晰,内心苦不堪言;失眠的人努... 2020 05-08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这么样的必要与重要,那么父母,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?有目标,才能有的放矢。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,就是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,使人的发展达到**化水平。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... 2020 04-01 给家长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10条建议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,也改变了学生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方式。对于每个家庭而言,疫情带来的紧张担忧,长期居家的不自由感,以及延期开学的新情况,可能会让家长们感到压力。同时,一些... 2020 03-02 在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间,同学们在家如何度过?如何缓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?如何与父母共度一段有意义的时光?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?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?如何获得成长与进步?别急,听老师给你一些小建议。 今年假期,同学们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... 2020 02-06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——常见心理问题解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,政府及公众的广泛关注,近期不断增长的病例数以及各类信息,都让大家感受到了由疫情严峻性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恐慌。这种情况不论对个人还是对防控疫情的大... 2020 01-01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学习,完全没有认真学习的态度。其实在孩童这个年龄段,是对未知世界最有探索欲望的时候。孩子对于学习没有兴趣,往往在于我们的引导不对,甚至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。心理学专家就给家长分析了小学各年级孩子的心理... 2019 12-0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围绕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。《心理学大辞典》中指出,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: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,树立心理健康意识,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,认识心理异常现象,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。心理健... 2019 11-08 人的心理活动是从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,这个时期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,处于思维活动的萌芽期,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较好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的指导,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,那么就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做起,那么怎样在婴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保健工作呢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