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浮躁心理怎么解决?这几个建议帮你克服

 二维码 1440
发表时间:2017-07-21 17:19


在学习中,有些同学行动盲目,心神不定,缺乏恒心和毅力,看似忙忙碌碌,实则学习效率低下。这种情绪状态,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浮躁”。浮躁是当前中学生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,在某个学习阶段,甚至成为一些中学生的通病。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,则具有较大的危害性。

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。经常性的表现为:

1、想不到: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,不知道该做什么,先做什么、后做什么,常常手足无措,一会儿看看这本书,一会儿看看那本书;

2、坐不住:在课堂上找各种借口离开座位,或是东张西望,交头接耳;

3、听不进:觉得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太“简单”,不值一听,或是哈欠连天,根本不管老师讲什么;

4、忙不停:兴头上来时,马上动手去做,乱忙一气,希望“快刀斩乱麻”,一下子把事做完,却常常忙中出乱,甚至殃及他人;

5、写不完:跟老同学笔友交往过密,整天沉迷在信件往来中,乐此不疲;

6、长不了:在老师批评和考试后,短时间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也付出一定的努力,但几天之后,依然故我。

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浮躁心理的存在必然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。心气浮躁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,使人生理功能紊乱,出现睡眠障碍、神经紊乱;心气浮躁更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,急功近利的人比较容易出现心理紧张、烦恼、易怒、注意能力降低、思维能力减弱;心气浮躁还会影响人的社会交往,使人产生妒忌、看不惯别人、对抗、心烦、牢骚满腹等,影响人际交往;心气浮躁对学习的影响更是无庸置疑,浮而不实使学习无法深入,仅局限于表面,直接影响学习成绩。

那么,怎样才能戒除浮躁心理呢?

1、明确志向,设立目标

没有目标,就如同在沙漠中漫无目的地行走,既走不出沙漠,也危害自己。要立志,而且是立长志,不是立小志,更不是常立志。这点对于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重要的。在立志时,要注意两点:一是要切实可行。有的同学立志,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,而是凭心血来潮,过高地要求自己。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。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,才会有成功的希望。二是要专一。俗话说“无志者常立志,有志者立长志”。立志不在于多,而在于“恒”,要防止“常立志而事未成”的不好结果出现。

2、养成良好习惯

浮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平常在学习、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克制而逐渐形成的。要矫正这种性格缺陷,就必须在日常的生活、学习中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一是培养行动的计划性。在做事之前,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:“为什么做?希望什么结果?**怎样做?”并要具体回答,写在纸上,使目的明确,言行、手段具体化。二是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。不焦躁,不虚浮,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,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,积少成多,聚沙成塔,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。犹如水中行船,船虽慢,却始终在前行。

3、在实践中历练

可以采取一些措施,有针对性地“磨练”自己,戒除浮躁心理。如练习书法,学习绘画,弹琴,解乱绳结,下棋等,女同学还可以织织毛线,以锻炼自己的耐心和韧性。此外,还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。例如,做事时,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,“不要急,急躁会把事情办坏”,“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,这样会一事无成”,“坚持就是胜利”。只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,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。

4、向榜样汲取力量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从教师身上、同学身上,可以学习很多优秀品质,包括心理调节的方法,戒除浮躁心理的意念等。还可以对照革命前辈、科学家、发明家、劳动模范、文艺作品中优秀人物的优良品质来比照自己,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,培养勤奋不息,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。

5、做心理训练

在自己感到心浮气躁,难以平静的时候,可以做想象训练或深呼吸,放松自己,使自己平静下来。

6、注意锻炼身体,提高意志品质

锻炼身体,增强技能的协调性,减少注意力涣散;注重修身养性,培养理性思维和沉静优雅风度;加强意志品质培养,提高自我克制能力。



地址:陕西省 韩城市金城区东环路北段
电话:0913-5197901
邮箱:hcjxbgs@126.com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