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上网的你 | 网络舆情安全,你我有责任守护!

 二维码 458
发表时间:2023-07-14 10:15




图片

网络舆情安全

你我有责任守护

现如今

网络已经成为

我们获得新消息的重要途经

更成为我们学习知识的新方式

但当我们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

我们是否会注意

在网络上的言论发表是否得体

是否会给他人生活带来困绕

掌握网络舆情安全知识不容小觑



网络舆情的含义

图片
图片

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,以事件为核心,广大网民情感、态度、意见、观点的表达、传播与互动的集合。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,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,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、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、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。网络舆论则是各种流行网络舆情的多元化集合。



如何正确处理网络舆情

图片
图片

一、要学会理性判断

网络舆论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会助长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滋生。对于网络舆论,要做到不轻易相信也不完全否定,我们对待一件事情时,未知全貌不予评论,面对热点事件保持头脑清醒并客观看待它。

图片

二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

我们要按照网络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,要做到用文明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做到互相尊重,摒弃造谣诽谤,不通过贬低丑化自我的形式哗众取宠,坚决抵制淫秽色情等,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,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。

图片

三、养成网络守法的行为习惯

网络空间绝对不是法外之地,我们在享受网络空间带来便利的同时,需自觉规范网上活动行为,不破坏网络空间技术基础,不发布违法有害信息,不传播负面及谣言内容,主动遵守法律法规、道德层面的公序良俗,主动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,用理性的态度上网,养成守法的习惯。 所谓知法才守法,只有自身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 ,我们才不会轻易相信网络舆论,才不会稀里糊涂在网上参加非法活动,才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

图片

四、注重信息来源

“不信谣,不传谣”,当我们获取信息时应以权威平台和权威专家发布的信息为准。比如“人民日报”“新华社”“微言教育”“人民网”“央视新闻 ”等都是权威平台,具有极强的公信力,从这些平台获取的信息较其他平台更真实准确。如果信息的来源不可靠,我们一定不要传播。



网络谣言

图片

网络谣言易引发网络舆情,网络舆情易滋生网络谣言。在当前的背景下,网络谣言与网络舆情的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,即二者的耦合关系日益凸显,且对网络舆情环境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。那么,对于网络谣言你又了解多少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
谣言特点

1.标题抢眼,包含有惊叹号、问号等特殊符号,对标题或者内容的部分字体进行加粗或者使用区别性颜色。

2.信息内容为预警性或提醒类信息,主要集中在诸如医疗健康、心灵鸡汤、交通安全、财产安全等日常生活周边问题。

3.在信息来源上,以专业性或官方机构矫饰信息源头,将虚假信息或炒作信息伪装成为知识科普贴。


产生原因

1.人们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,导致某些情感需要宣泄。加上社会热点话题的触动,容易产生网络谣言。 

2.网络技术的发达和普及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方便。 

3.一些企业出于不正当的商业目的,制造网络谣言并雇佣网络水军进行推波助澜。 

4.目前部分人们网络诚信的缺失。


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,需要对网络谣言保持高度的警惕性,并坚持做网络舆情的维护者。对于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和抵制。自从我国发布了新的网络规定,网络环境正在一步步得到净化。对于谣言的发布者、传播者,都会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 


安全是发展的前提

发展是安全的保障

我们应自觉抵制网络谣言

时刻感知网络安全态势

做好网络风险防范

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

共建网络舆情安全人人有责


地址:陕西省 韩城市金城区东环路北段
电话:0913-5197901
邮箱:hcjxbgs@126.com
微信公众号